申论文章写作是申论考试中的一大头,很多人说拿下了申论作文就能拿下申论,其实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申论考纲中,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在申论文章写作中基本能得到体现,这就要求考生在文章写作中全面把握作答的要求,阐述问题要简练、分析问题要透彻、提出对策要具体可行等等。下面将对申论文章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拿下申论文章写作。
随着申论考试的发展,真题对于文章主题更趋向于隐晦,通常是给定你一个句子或者一个事例,然后要求你依据给定语句或者某个事例来确定主题。很多考生在立论时容易脱离材料,只看到题干给出的事例或句子来确立文章主题,或者完全不顾及题干中的句子或事例,直接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行文,其结果往往偏离了主题。另外,部分考生意识到了要结合材料和题干,但是并没有依据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来确立主题,而是根据材料中某一个具体的细节问题来确立文章论点。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立论是行文的前提,立论的具体思路是以材料和题目要求来明确主题,换句话说,在立论前你要明确材料的主题和题干中给定的要求,将两者结合起来确立主题,然后以主题为核心确立论点。
以2013副省级真题为例,题目要求是:“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800~1000字。
根据题干,你可能会将句子中的“石”看成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立论,或者将论点定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角度,但是这只是题干中给出的意思,从整个材料来看,材料侧重于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表面上是指贺兰山上的岩石,实际上所反映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一则材料也着重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以上面提及的两种立论都是偏离主题的,而应将立论点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