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考试考查的是我们站在公务员的立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一场现场工作的模拟,所以角色意识是我们审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题干中没有虚拟身份
有的题目题干中不会明确的告诉考生你的身份是什么, 若是遇到这种题目, 那么我们就要站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来提出对策,例如:
请认真分析材料,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家和明星的个人慈善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要求不超过350字。(深圳.2011)
第一,切实加强对慈善机构和资金的监管, 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信息纰漏制度, 全过程监控慈善资金的运作。
第二,公民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避免捐赠不到位或假借慈善之名为自己获取商业利益等情况发生。
第三,慈善机构要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 要对慈善基金实行透明化管理。
上题中针对慈善活动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三条对策,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其中的第二、三条的角色并不是政府工作人员,这是不符合申论写作要求的,因此我们可以适当的加以修改,第二条可以改为“加强慈善制度建设,形成专门认定和评估机构,避免公民捐赠不到位或假借慈善之名为自己获取商业利益等情况发生”,第三条可以这样修改“完善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慈善机构的慈善基金实行透明化管理”。
二、题目中设有虚拟身份
若是题目中给定了身份, 那就简单很多了, 提出的对策一定要符合角色的特点和只能范围。例如:
请以“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分析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第一,教育学生认清危害, 形成正确认识, 把握上网的度。
第二,强化管理,避免学生逃课上网, 关心学生在校外时间的活动。
第三,协调政府有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第四,与家长建立沟通和联动机制, 控制学生上网时间, 必要时切断上网的经济来源。
第五,实行网络管制和技术监控, 在未成年人上网时间超时后强制下机。
我们分析一下这五条对策, 很明显的第五条是不符合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的, 作为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 不可能参与网络管制和技术监控, 因此这条对策是错误的, 不符合题目要求。
总而言之, 在作答对策题目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身份的限定, 否则很有可能前功尽弃, 影响到最终的成绩。
编辑: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