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的”拷问”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说的是情况多变,难以预测。可现在,“不测风云”总是不期而至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同步上升致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问题亟待解决。
气候变化大部分因素是来自人类活动,而碳量变化是导致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并且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是推动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引起气候急剧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的罪魁祸首。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关键要改变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经济道路。
发展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是基础,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能源结构一直以煤为主,并且能源需求还在增加,所以发证低碳经济,首先要改变传统能源结构引入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补贴,深化资源和能源价格形成紧张改革。
配套政策同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探索低碳经济新路子。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走入低谷,节能减排工作对他们来说更是困难重重,但节能减排已不是一个企业素质行为而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应该出台政策,扩大补贴力度,扶持中小企业研发新技术,走出高能耗,低效益的阴影,并且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发展节能环保产品,让企业进入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良心循环。
倡导“低碳经济”概念,使”低碳”深入人心。在每个人内心都有最求奢华的心态,但如果片面最求豪宅、高排放的车子这显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在一些欧美国家,“低碳”概念却很流行而且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所以倡导低碳经济理念。应大力宣传低碳概念,开展各种宣传有关环保、节约的活动,引导舆论,让大众了解低碳,接受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给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节约环保技术的培训,转变企业发展观念和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传统向来重视节约,在当前能源消耗呈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我们有义务把节约、环保纳入自己的行为准则中去,保护大气保护生态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益,对人类自己的繁衍生存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