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良好心态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科技事业发展引擎高速运转,“快节奏”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然而,随着“快节奏”的持续,一些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职业人群感到压力大;社会资源占有、机会获取、成果享用等不公的社会现象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人们对未来产生迷茫,恐惧以及信任危机;流动人口生活压力大、缺乏归属感,产生“边缘化”心理等等。因此,放慢“节奏”,弥补社会心理方面的“缺失”,才能增强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弥补“缺失”,要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基础。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其中重点完善最低生活保障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残疾人福利就业等社会保障机制,特别是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救助,针对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或住房补贴,提供失业救济等等。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三是增加公共服务。发展公共交通,降低出行成本,免费开放一些公园、提供文化娱乐设施,建立法律援助、心理援助体系。
弥补“缺失”,要以净化媒体风气为抓手。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体的有效监管,对打着“专家”名号愚弄大众,招摇撞骗的不法分子加大打击力度。各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行业自律,坚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利益诱惑,严把信息发布关口,遏制“浮躁”、“庸俗”之风,积极传播光明的、健康的,昂扬向上的,给社会大众以信心和力量,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传播社会正能量。社会公众应提高自我判断力,发现不实信息,“伪专家”,“伪科学”要积极举报,不“跟风”,不盲从,更不传播。
弥补“缺失”,要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弘扬民族文化,才能让心灵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大众媒体应切实肩负起使命,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发掘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展现民族文化魅力。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学校以及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让民族文化精神在一代代人身上发扬光大。相关部门应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庆活动,鼓励社区、农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人民群众从民族文化中找到精神力量,让自我价值得到回归。
社会心理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制度的缺失,是道德的缺失,民族精神的缺失,相信随着制度的健全,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缺失”必将消失,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必将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