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举措 激发农民工活力
农民工是特殊的用工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力量之基,是劳动价值创造的源。“80”后、“90”后新一代农民工的发展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工资收入低、缺少自由、不被重视等,不仅损害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利益,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农民工要安身立命,要有社会的认同和尊重,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创新思路举措,激发农民工活力。
导致新时期农民工群体利益受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一是产业结构落后,代工模式支付劳动者低廉的工资;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工不能平等的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三是职业教育落后,农民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劳动技能低。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激发农民工就业活力。没有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中国制造的模式就会受到挑战,农民工就不能获得应有的劳动收入。A市以代工制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通过在制造业中拓展现代服务业,摆脱代工模式,塑造出自己的品牌。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要树立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还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组合岗位,激发农民工就业活力,使他们能够安身立命。
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激发农民工生活活力。只有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才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健全就业机制,完善企业用工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保障农民工就业权利;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使他们有尊严的地生活。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激发农民工发展的活力。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技能的关键。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健全,不仅培养了大量技术型人才,还大大提高了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充分表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培训研究和企业的相关资金支持,同时监督各类社会团体的培训工作。
历尽艰难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和劳动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常抓不懈。描绘中国梦的图景,农民工的全面发展是它不可或缺的底色,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职业教育培训三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农民工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