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11月19日,关注流浪儿童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所拟标题在表述的形式上,应以空格去代替标点符号,如此才更为地规范。)
贵州毕节11月19日,5名流浪儿童冰冷的尸体在垃圾箱内被发现。生前,他们如同城市的灰尘,无人在意,死后,沉重的事实却刺伤了千万国人的心灵。究竟还有多少流浪儿童在经历着他们生前经历的惨淡待遇,又有多少流浪儿童面临着与他们类似的遭遇,小饭店内老板娘的一句话“大城市连流浪狗都不会死,我们这死的可是娃儿”深深的刺痛着我们的内心。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针对申论“论点明确”这一要求,对于申论首段的处理上,应有意识地去凸显整个行文的观点,以便阅卷老师更好地把握到你整个行文的核心论点。)
发展中国家随着高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流浪儿童的问题凸现出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资源配置不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另一个重要问题凸现出来,留守儿童谁来负责,他们在社会各方面缺乏相应的约束后,不断走向流浪,这不但是谁会的悲哀,更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埋下了深深地隐患。
如果给5名孩子做一份个人简历的话,他们的经历十分的相似:年幼时家庭不和,在父亲打骂中身心都出现了创伤,之后由于学校疏于管教,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早早辍学,从留守儿童变为流浪儿童,最后,因为思想不成熟,没有相应的社会生存能力,只能在乞讨中度日,最终导致悲剧发生。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份让人心酸的简历,在政府、家庭、社会和学校中都有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方法,倘使孩子们的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多给予孩子们一份爱与呵护,孩子们就不会走上流浪儿童的不归路;倘使政府建立合理完善的保障体系,孩子们就不会在垃圾箱中度日;倘使学校敦促孩子们学习,使孩子们接受足够的教育,孩子们也不会因为没有一点在社会生存的本领而只能靠乞讨度日。但遗憾的是孩子们得到的少之又少,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总结问题与分析问题缺乏应有的区分度。需要明确的是,申论首段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总结问题,并透过问题表明自身观点,分析问题会涉及到分析问题产生发展的原因,以及处理问题的意义,我们对于这两个层次的处理,应有意识地分段进行呈现,确保整体行文的层次性,而非像文章第三段的内容那样,直接糅杂在一起。此外,申论大纲中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察着重强调了需要考生去通过陈述、说明、议论/阐释等这些形式来呈现你的文字,而不是“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份让人心酸的简历”此类反问,以及“使孩子们的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多给予孩子们一份爱与呵护,孩子们就……”此类评论型语句,要注意表述的严谨性、规范性。)
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这让人心酸的一幕不再发生,提出如下措施:
一、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关爱孩子,除了物质方面的支持以外,还要有足够的精神关怀,青少年成长中,如果能够主动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那么,离家出走,沿街乞讨的情况也许就不会再次发生。
二、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即使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流落街头,但给与他们相应的生活技能和生存技巧也一样可以使他们在社会中立足,避免只能靠大众的爱心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三、孩子是祖国的外来,学校最重要的只能就是教书育人,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德,没有责任心的教师便不能够称之为教师,以感恩之心而教书,以谆谆教诲而育人,这才是学校的责任。
四、对于流浪儿童,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给孩子们一个更加温暖的环境来生存和学习。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就所提措施而言,一者,要注意措施与原因之间的一一对应性;二者,“分论点”呢?你需要一一明确出一个“分论点”,比如说措施一可以为:“解决流浪儿童问题,应积极发挥家庭作用”;三者,应明确,措施论证的关键在于有效落实措施,比如说措施一,你需要足够多的具体化措施,去论述如何才能发挥家庭的作用,以及发挥家庭的哪些作用。)
只有集合四方之力,真正将流浪儿童的问题摆在最醒目的位置,给与流浪儿童生存的技能,生存的信心,才可以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最后的总结也太过于简单,可以有意识地去结合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宏观发展理念去就文章主体进行论述,以深化文章主题,彰显自身行政素养。)
中政申论在线批改中心老师简评:总的来说,基于考生的作文情况,提醒考生,申论文章的写作,“结构重于表达,形式更重于内容”,为此,你需要在平常勤加积累的同时,去把申论行文的基本结构理顺清楚,去将每一结构更好的呈现形式把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