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资料首页 > 申论范文 > 申论范文 >

申论范文:家庭学校社会多线并进 守护留守儿童一片天地

时间:10-29|来源:申论范文|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家庭学校社会多线并进 守护留守儿童一片天地
  江西5名“留守儿童”在水塘洗澡因无人看管溺水身亡;贵州5名男童被发现死于一处垃圾箱内;42%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由于家庭温暖的空白,学校教育的匮乏,社会保障的缺失,大量的留守儿童正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长此以往,对他们自身、家庭甚至社会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因此,只有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进行举措,为这些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才能保障好留守儿童的权益。(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综合评语:申论文章写作的开头能够恰当地结合实例进行引述议题,导出论点,这个写作方式还是比较好的,不但总论点的引出比较自然,而且说服性比较强。)
  留守儿童问题形势严峻,纵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市化进程的大形势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是相应的社会管理制度并没有跟上,户籍制度和学籍管理将大部分农民工的孩子们挡在了城市学校的外面,而高昂的生活和教育成本更是让无力承担的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二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的学校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无法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是缺少亲情温暖。在少年人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成形的关键时期,缺乏亲近的成年人指导,容易导致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综合评语: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文章侧重的是措施的论述,因此,原因方面只需要点明即可,不需要具体阐述。)
    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政策扶持是基础。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弱化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制度,为留守儿童通往亲人的打开一条绿色通道;科学合理调动教育资源,确保跟随父母在城市的儿童能享受“市民待遇”各项基本教育设施;解决进城的孩子们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改变城乡壁垒给流动人口子女带来的诸多问题。
    引导留守儿童正确道路,学校教育是关键。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要有意识的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尤其对于家长长期不在身边的儿童,要加大家访力度,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联系沟通,多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建心理咨询室,或者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家庭关爱是基本。(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综合评语:分论点的论述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基础”、“关键”、“基本”等词非常好,会显得三个分论点之间的联系比较严密。文章写作中这方面欠缺的小伙伴可以借鉴学习一下。)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祖辈,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可能无法满足成长中孩子对关注的渴求,所以父母应当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与孩子保持沟通,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老师等;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多与孩子谈谈自己外出打工的经历与感悟,不但能让孩子开拓眼界,也能让他们体会父母的不易,从而更加尊重父母,努力学习。
  农村劳动力远走家乡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血汗,他们留在家乡的孩子也理应得到社会各部门、各阶层力量来改善他们的现状。少年强则国强,这些留守儿童们就是未来的城市建设者!(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综合评语:结尾段的阐述太过简单,显得“头重脚轻”,可以适当地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再升华行文的主旨。)

    中政申论在线批改中心老师简评:行文整体上有呈现出“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层次,结构完整、重点突出。行文虽然在问题的分析方面、结尾段的阐述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是行文开篇的引出总论点的阐述方式及分论点的阐述中恰当地运用相关的逻辑词使整篇文章的逻辑比较严谨,这些方面欠缺的小伙伴可以借鉴学习一下。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步知公考平台
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文章关键词:  

编辑:许琴梅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申论范文: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下一篇:申论范文:以推进养老制度改革为依托 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