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资源管理 打破用水怪圈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历史上北京因其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成为多个朝代乃至当代的一国之都。时光飞逝,沧海桑田,近年的北京,由于人口、经济的巨大膨胀,即便有南水的“接济”,也难以走出“扩张一调水一再扩张一再调水”这一怪圈。从治国安邦的高度,分析这一现状,不难发现,强化水资源管理,必将成为北京城市未来发展的永恒主题。
强化水资源管理,需要完善制度。北京曾多次出现严重缺水,当时的主要解决办法是调水,但最终结果是北京勉强度过水危机,所依托的主要河流全部断流。这表明调水绝非治本之策,需另辟蹊径——参照《以色列水法》,因地制宜,制定《北京市水法》。同时继续贯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颁布《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等系列措施,强化各区的水资源管理责任,控制各区的用水额度,刺激高效节水技术或工具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各区的用水效率。
强化水资源管理,需要突出重点。虽然北京颁布了相关中水利用的法规条例,但由于建设成本高、监管不力等原因,中水利用这一重点节水工作的成效不显。对此,首先,重新审视中水利用工作,强化审核部门对中水建设方案、中水工程验收、运行过程等环节的审核,确保有关中水利用的政策落实到位。然后,从税收或财政补贴上扶持中水公司和再生水厂,完善雨水收集系统的管理。其次,利用低水价机制等方式鼓励民众使用再生水。最后,考虑海水的科学研究与运用,和中水利用工作实现优势互补。
强化水资源管理,需要引导舆论。北京缺水程度如此严重,还在于水资源信息不透明,民众的水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不足,肆意浪费水的行为普遍。因此,打破北京用水困境,还应通过政策宣讲、公益广告、公众听证会等形式,公开水资源的信息,加强水危机和节水的宣传,引导民众、企业等各用水主体认识到水危机问题,树立节水意识,自觉配合相关部门的节水改造,养成日常节约用水的习惯。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需秉承“绿水青城”就是“金城银城”的理念,全市上下行动起来,强化水资源管理,打破用水怪圈,让生命之源永葆生机,让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为步知网原创文章,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