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简介: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源于各级少儿体校。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体教结合”培养体育人才,不仅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途径。但是,由于社会择业压力加剧,学校、家长“望子成龙”以及目前“应试教育”造成的价值观念的偏差,学生几乎成了读书机器,致使学生远离运动场,导致体质下降。
目前,“体教结合”的网络尚未形成,体育人才培养存在许多困难。由于学校重视不够,体育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无暇顾及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要完成升学率、达标等工作任务,对业余训练重视不够,热情不高。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以文化课成绩为主,学生虽有参与体育训练的欲望,但文化课学习的压力,使学生只能放弃。
教练员队伍的敬业精神和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今教练员仅限于完成本职教学任务,对训练内容和方法、疲劳消除和保健的钻研与探讨不够,甚至出现运动伤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此外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态度与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认为学习好才会有出路,不愿意让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再者,体育特长生大多从师范类院校毕业,就业面比较窄,使得体育更受冷落。
试卷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是文化教育,竞技比赛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如果说中国体育现状有落伍于时代发展之处,那恰恰是因为没有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输一场球不要紧,少一块金牌也不要紧,唯体育文化不能存在差距而不自知。至于体育可有可无的偏见,更是因为不了解体育的文化价值。人不能没有文化,也就不能没有体育;人不能不接受教育,也就不能忽视体育。究竟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还是把竞技成绩放在第一位?这是当今中国体育最核心的一个困局。本卷将通过关注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考查考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应用文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