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资料首页 > 真题 >

2014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乙卷第一道题:教育公平真题(3)

时间:01-26|来源:申论范文|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资料3】

  北京的向女士,她唯一的坚定信仰就是,必须拿下最好的小学。于是,中关村的一所区重点成为她考察了几个月后定下的目标。2007年北京房价还1万上下的时候,她就狠狠心买下了学区房。向女士讲,她的房子每平米已经涨到8、9万了。北京学区房,8年翻了9倍,16平米叫价450万,花100万买一个根本没法居住的房子只因为附近有重点。往年三四月份才出现的学区房旺季,今年呢,更是提前到了春节后,“花钱择校”变成了“花钱择房”。中国之声在包括北上广在内的20个大中城市做的调查显示,未来计划选择购买学区房实现小升初的占31.7%。

  距离北京1500公里之外,宁波的干先生两年前就托人费半天劲找好了关系,让儿子进重点小学。“关系都找好的,说去那个好的学校。好了,这下下了个文件,不能择校了,懵了嘛,懵了一下,那只能到就近的一般的学校就读了。找关系不好使了,买房子也来不及了。”最终,干先生的儿子进了普通小学,在区里也只能算是中等。没办法,只好花钱找人辅导,就近入学变成另一个战场,少了条子,却多了票子。【该则资料介绍了向女士和甘先生的案例,表明执行“就近入学”政策后将导致“学区房热”现象,“票子”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文章关键词:  

编辑:申论范文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2011年春季多省联考申论真题第二道题:全国人口普查问题真题

下一篇:2014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乙卷第二道题:教育公平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