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资料首页 > 真题 >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第三题:习惯与创新

时间:05-17|来源:申论范文|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材料6
    南方H市环保志愿者小黄觉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苦恼中。他和其他志愿者每个月都会上门向小区居民发放垃圾袋并现场进行分类投放指导。“有督导的时候,分类效果明显就好,但往往过一段时间,乱丢混丢的又多起来。”
    厨余垃圾处理是一道中国特色的垃圾难题。小黄说:中国菜中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3,其中的有机物会使其变臭,而且会污染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为分出厨余垃圾,要鼓励居民家庭把垃圾分干湿两类。可是即便只分出湿垃圾,准确投放率也不到30%。小黄看过一则简报,其中提到呼和浩特降雨量400毫米,年蒸发量却可达2000毫米,湿垃圾没等处理就干了。“唉,可惜我们市不是呼和浩特啊!”
据估算,目前我国每年再生资源回收量有1.6亿吨,其中约8000 万吨来源于生活垃圾,而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有2.5 亿吨,生活垃圾的资源回收率达到30%以上。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废品回收却一直没有被重视。
    小黄认为,居民把家中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卖掉,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目前可回收物的价格较低,而又常常不能马上处理,居民无处存放,这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由于干湿分类没有做好,被弃置的垃圾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被湿垃圾污染了,若再进行人工按类分拣,成本很高。
    邻居张大妈刚刚把垃圾分类丢入垃圾箱,就看到收垃圾的环卫工人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箱垃圾混到进运输车。“分好了又被混运,还不如不分。”她对小黄说。
    目前,多数地方对垃圾分类的投入很少,就连投入相对多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也难以满足需求。小黄以广州为例算了一笔账,“如果这样持续3至4年,仅垃圾袋就需14亿元,以200人配1名指导员计算,广州市1800万人,每年需花费40亿元,这样的投入显然不可持续,”小黄感叹,“唉,中国的垃圾分类到底有没有出路啊?”
    小黄的老家就在H市的郊区,去年秋收季节回家,发现家里跟其他村民一样将地里的秸秆放火烧了,于是跟父母争吵起来。
    小黄:烧秸秆浪费资源,污染空气,又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你们不知道吗?
    母亲:知道啊,电视广播里年年宣传,怎么不知道呢。
    小黄:那你们为什么明知故犯?
    父亲:你这孩子,说得轻巧,不烧,你能怎样?每年农忙忙死人,哪有时间来捯饬那么多的秸秆?
    小黄:不是说有企业要回收秸秆吗?
    母亲:那都是说说的,到现在也没见有人来回收过。我们这里不沤沼气,又不养牛,那么多秸秆怎么办?现在搬进楼房主,家家户户也不烧锅灶了,当柴禾都没人要。
    小黄:政府不是有专门补贴,用于秸秆加工还田吗?
    父亲:要粉碎,买腐化剂,请人帮工,一亩地只补贴10元钱,够吗?
    小黄沉默了。她感到很苦恼,在博客中写道:看来光埋怨村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焚烧秸秆是村民多年的习惯做法,省时省力又省心,一时很难改掉。随着PM2.5环境监测的升级,焚烧对空气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田间秸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本则材料介绍了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焚烧秸秆事件】
 
题目:
    三、“给定资料6”中,小黄的“苦恼”反映了基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境。请紧扣“改变不良陋习,改善生活环境”这一主题,并以“环保志愿者小黄”的名义,向H市环保部门写一份建议书。要求:(1)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2)主题明确,思路清晰;(3)结构完整,语言得体;(4)450-500 字。(20分)
解析:
    这是一道建议书的写作题,是从环保志愿者“小黄”的角度,结合资料6,向环保部门提出建议,而这一建议的主题是“改变不良陋习,改善生活环境”。在作答时,需要把握到以下几个点:
    第一,本题是以提出具体建议为主,但根据“改变不良陋习,改善生活环境”的这一主题,在作答时,可高度概括资料中所涉及到的环保不良嗜好。随后再分点提出具体的建议措施。
    第二,在层次分类上,可以从具体问题的角度分两个角度阐述,也可以从宏观措施的角度去进行划分,但如果是从垃圾分类和秸秆燃烧这两个角度进行建议分类时,要注意避免内容上的重复。
    第三,根据资料来看,一方面涉及到有垃圾分类中认识不到、环保工人处理不当、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涉及到秸秆燃烧回收力度不够、企业回收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作答时,要认真阅读材料,找到相应的问题后,结合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第四,根据题目中“结构完整”的这一要求,作答这一道试题时,需要完整的格式,即: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建议人和行文时间)。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中政申论备考平台
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文章关键词:  

编辑:申论范文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第二题:习惯与创新

下一篇: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第四题:习惯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