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资料首页 > 真题 >

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第三题综合分析题

时间:01-05|来源:申论范文|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给定资料】

  资料一

  两极冰川融化,海水吞没大陆,城市瞬间冰冻……这是气候灾难大片《后天》给我们描述的地球的“后天”。影片在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思索……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同步上升,上个世界是近千年来最暖的100年,而最近20年又是其中最暖的20年。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危害首先是冰川消融。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炎热、干旱、洪涝、风暴等气象灾害频发,沙尘暴和荒漠化加剧,进而可能影响到疾病流行、粮食产量动和一些物种的灭绝。

  《2009年浙江省气候变化公告》显示,浙江气温每10年上升0.5度,20年后,浙江沿海海平面要比2000年高12厘米。浙江省气象局气候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气候变暖,大气温度升高,水汽活动越来越剧烈,这直接导致了暴雨、大雪、大雾等异常天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所以,2009年我们看到冬天出现雪雨,白昼变成了黑夜。另外,海平面上升加剧了风暴潮灾害的袭击。

  8月“莫拉克”台风、9月份的连续暴雨,使09年浙江玉环县2.5万亩晚稻不同程度受灾。玉环种粮大户柯某种了1600多亩水稻,其中400亩被淹。从10月开始,他就计划收割晚稻,原想11月能够顺利开始冬种,没想到持续的暴雨天气致使10%的双季晚稻没有收割。在这位老实农户的印象中,近几年北方干旱南方冰雪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了,此处沿海的玉环更是气候多变,台风、暴雨往往让当地农民遭受损失。

  资料二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PCC)2007年第四次报告明确表示,气候变化90%的因素来自人类活动排放。“碳量的变化是导致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所长介绍道,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自然界通过几十亿年所形成的陆地化石资源,人类有能力在数百年内开发并消耗殆尽,这种爆炸式的开发与能源使用,释放出带有巨大能量的温室气体。

  2009年12月19日被视为“二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变化会议落下帷幕,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近200个国家环境部长高调出席气候变化大会,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经过13天艰难复杂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协议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观察家认为,哥本哈根会议的特殊意义在于,它关系到各国未来如何判断国际气候合作,它实质上是发展权利和发展空间之争,是国际格局之争。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发达国家为摆脱当前金融危机,将刺激经济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任务结合起来,是明智的选择。奥巴马总统82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有一大部分包括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给100万房屋改进取暖御寒性能、改进美国低效率的电网系统。面对美国掀起的绿色革命新浪潮,日本、欧洲发达国家也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争取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知。

  2008年,全球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美元,超过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当年全球经济大幅衰退,但低碳行业2008年的收入大幅增长了75%。低碳行业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 。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有关专家认为,低碳经济正在对发明和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产业革命,并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整个世界。

  分析人士指出。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科技输出可以被封锁,战火可以因国界被隔绝,大气层的流动却无以阻挡;今天,这样的理念已逐渐苏醒;尽管分居世界各地,我在这里心旷神怡开着大马力汽车驰聘,很可能你就在那里愁眉苦脸对着烂在田间的农作物。今天,关于绿色经济的行为已对全球稳定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形成了决定性影响。今天,我们还能把应对气候变化视为一种奢侈吗?

  本题为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考生可以点击查看原题。  

 【作答要求】

  二、资料四下划线句子提到“遭遇着一个两难境地”,根据资料四、五,根据情况对此进行分析。(30分)

  要求:(1)指出其中矛盾并做简要分析。(20分)

  (2)提出化解的思路。(10分)

  (3)分析透彻、层次清晰、标书简洁。总字数不超过400字。

 

  【考生作答】

  浙江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让经济利益先行还是为节能减排放弃部分经济利益。一方面,浙江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其经济对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而且一批高耗能的项目都在陆续建成投产。另一方面,浙江自身资源匮乏,"电荒"制约经济发展,同时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国家在碳排放目标上有明确规定,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化解“两难困境”有以下办法:

  一、转变政绩观。政府在追求经济指标的同时应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等各个方面,以可持续发展为“荣”。

  二、深化经济改革。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健全淘汰机制,整治高排放高污染企业,促进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发展。

  三、推动科技进步。第一,让科技“进”企业,如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第二,推进新能源发展,如研究风力发电,鼓励光伏产发展,优化能源能源结构。第三,鼓励企业研制“绿色”出行工具,便利民众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节能减排。

  【申论批改】

  本题是一道复合型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答首先分析了“两难境地”的具体情况,然后针对如何化解提出了具体措施,把握了本题作答的基本答题思路(综合前三题来说,你审题还是比较到位的),对于“两难问题”认识较为基本到位,措施的论述针对性较强,值得肯定。

  但就考生作答的具体情况来说,还需要注意:

  第一、分析方面,一者,有必要体现与材料的紧密结合。针对“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这一内容而言,更多的应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角度进行阐述。二者,应注意分析的全面,就资源依赖方面而言,材料中还涉及了浙江政策刺激方面的内容,需要将其补充进来。

  第二、措施方面,一者,应注意总领句与具体阐释的契合,保障逻辑的严谨。针对第一点措施而言,需要就转变什么绩效观加以明确,如转变唯GDP的发展观念等。二者,应注意措施论述的完整。针对第三点措施的第三小点而言,针对“便利民众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节能减排”而言,不仅仅可以从出行工具的角度把握,还可以从其他节能产品的角度补充,如节能灯等,以充实你的措施内容,进而拿到更高的分数。

  【申论范文】

  我省工业化高速发展使得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与缺乏能源的省情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之间形成矛盾。

  浙江省人均能源占有量低,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日益紧张,开始出现“电荒”等能源不足状况,迫切需要节能降耗。同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浙江省必须减少工业排放。但另一方面,浙江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极为迅速,许多大规模、高耗能项目建成投产,加之省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出台了大量刺激高耗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导致能源消耗持续增大。这一客观趋势与缺乏能源的省情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之间矛盾非常突出。

  应对矛盾的对策是:一、调整浙江省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减少能源消耗。二,提升产业层级,推广先进生产技术,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三,推广水电、核电、风电、光能发电和其他新型发电技术。四、出台政策大力推广电动汽车、节能灯等节能环保产品。

  本文为步知网原创文章,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步知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文章关键词:   申论真题

编辑:申论范文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第二题词句理解题

下一篇: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第四题大作文写作题